西安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优质技术企业,盛弘股份纯正的储能逆变器,
TUhjnbcbe - 2024/4/1 17:07:00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天风证券孙潇雅)

1.公司基本情况:优质电力电子技术企业

年成立,聚焦电力电子,主要涉猎储能逆变器(含系统)、充电桩、工业配套电源和电池设备。

深圳市盛弘电气有限公司成立于年,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能源互联网核心电力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主要聚焦于工业配套电源、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池化成与检测设备,为客户提供从新品研发、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1.1.股权结构:实际控制人专业出身,行业工作经验丰富

公司实控人方兴专业出身,创建盛弘前已有近十年电气行业的技术研发经验。

公司董事长方兴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毕业后,年至年曾就职于宝洁(广州)有限公司;年6月至年6月就职于捷普电子(广州)有限公司,领导核心的业务运营部门;在创建盛弘前已有近十年的电气行业工作经验。

公司控股子公司较多,覆盖电池化成、储能微网的生产、研发、销售等多环节。

涉及公司主营业务(生产、研发、销售等环节的)重要子公司包括苏州盛弘、惠州盛弘、西安盛弘、北京盛弘、惠州电源、盛弘储能微网、美国盛弘、澳洲盛弘等。除惠州电源外,其他均为公司全资子公司。美国盛弘系公司于年在美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澳洲盛弘系美国盛弘于年在澳大利亚设立的全资子公司。

1.2.发展历程:实现电池、电动汽车、储能全覆盖,开拓全球50+的国家与地区

公司为国内最早进入电能质量行业的企业之一,年成功开发出模块化APF产品(ActivePowerFilter,有源电力滤波器),致力于应用型电力电子技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纯净电力解决方案,后全面进入电池化成、电动汽车、储能市场。

从公司发展历程看,公司发展的重要时点包括:

1)年,公司推出国内第一款模块化APF,成为国内首家应用模块化技术制造电能质量产品的企业;

2)-年相继成立储能微网产品线、电动汽车产品线、电池化成与检测业务线;

3)年改制股份有限公司,充电桩产品线爆发式增长。主动式补偿技术电能质量产品出货量稳居全国第一;

4)年公司于深圳创业板成功上市;

5)年,深圳湾超级办公室、西安盛弘研发基地、苏州/惠州盛弘制造基地接连投入使用。新增智能配电、工业电源等多项业务,加快市场开拓步伐;

6)年,公司产品已覆盖到全球50+的国家与地区,多款产品先后获得5+家国际权威机构认证。

1.3.主要经营业务:专注电力电子技术多年,提供多应用产品方案

专注电力电子技术,从事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电力电子技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和设备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将一种形式的电能转换成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电能,以适应各种用电和电能控制的需求,是发电、输配电、用电、储能的关键。

目前主要产品包括工业配套电源、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池化成与检测设备等。

公司各类产品的核心技术皆为电力电子技术,运用该核心技术开发出不同种类的产品,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不同电力形式的需求。另外,各类产品均进行了模块化处理,客户面对不同电力电子问题可购置相应模块解决。

1.4.主要财务数据:营收利润齐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助力利率回升

营业收入方面,21年公司营收规模10.21亿元,5年CAGR+22.65%。

公司-年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分别为4.51/5.31/6.36/7.71/10.21亿元;同比增速保持稳步提升,-年分别为17.72%/19.69%/21.31%/32.41%。归母净利润保持和营收同步稳步增长。

公司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5.49亿元,同比增长40.84%;实现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增长36.21%。

公司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下滑,主要原因系战略性投入增加及研发投入成本增加,规模效应较低;为提高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公司21年研发投入1.13亿元,较上年增加41.17%。H1净利润增速重回增长趋势,主要原因系21年资本性开支的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从业务拆分看,22H1公司营收增速明显上升,主要系:

1)工业配套电源电能:受“十四五”政策影响,高端新材料、半导体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产品需求增加。22H1营收2.09亿元,同比增长27.5%。

2)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充电桩:受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需求刺激,22H1营收1.30亿元,同比增长54.5%。

3)电池检测及化成设备:受锂电池厂对于各类锂电池的扩产需求影响,22H1营收1.03亿元,同比增长.5%。

营收结构方面,21年储能占比23.51%,较17年提升近19%。

工业配套电源业务和电池检测化成设备业务的营收增速加快,其中工业配套电源业务同比增幅由18年的-3.21%至21年的47.45%,电池检测化成设备业务同比增幅由18年3.17%至21年44.23%。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和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业务的营收占比上升。由于储能需求的不断增长,公司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的业务营收占比呈上升趋势,由17年的4.88%上升至22H1的14.75%。

另外,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板块的营收占比22H1较21年有所增长。公司未来继续围绕四大产品板块进行业务拓展,在此基础上聚焦充电桩(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和储能(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领域。

图5:公司-H1年营业收入构成(单位:亿元)

图6:公司-H1年营业收入占比(单位:%)

毛利方面,22H1公司综合毛利率42.68%,略有下滑。

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影响,-年除工业配套电源外其它业务毛利率均出现下滑,导致综合毛利率持续下降,分别为49.99%/46.00%。随后-年毛利率稍有回升至48%左右水平,其后继续下降至年43.50%和年H1的42.68%,受电芯价格上涨影响较大。

工业配套电源毛利率较为稳定,高于公司综合毛利。公司各项业务毛利结构逐渐平衡,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毛利占比逐渐增长,由年6.74%至年19.54%。

费用方面,优化费用结构,加大研发投入。

公司降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占比的同时,在研发方面大力投入,建设研发中心。年主要研发投入项目:

1)第三代有源滤波器平台、2)30KW混合逆变器、3)储能升压逆变一体舱项目、4)22KW欧标交流充电桩、5)KW直流智能功率分配充电机、6)液冷超级充电终端、7)电芯一体化分布式检测系统等。

年继续大力投入研发成本,22H1研发费用.9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0.48%。截止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已获得授权的有效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计件。另外,公司持续优化费用结构,资本性投入的规模效应逐渐向好,进一步稳定公司利润结构。

图9:公司-22H1费用率(单位:%)图10:公司-22H1费用构成(单位:%)

2.储能板块业务:纯正的工商业储能PCS,出海正当时

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积累,积极研发储能产品。

全球各国的能源体系正在快速向低碳化转型,可再生能源规模化运用与常规能源的清洁低碳化将成为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储能作为风、光等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环节,正在成为许多国家用于推进碳中和目标进程的关键技术之一,各国政府已提出多项旨在推动储能发展的相关政策。

储能变流器(PCS)的市场需求从年开始起步。

公司从年开始运用自身成熟的电子电力技术研发储能相关产品,拥有储能PCS的核心技术,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优质的产品性能获得客户的认可。

近年来公司的储能业务占比逐年提高,21年跃升为公司第二大业务板块。

未来的储能市场给公司带来发展机遇,根据CNESA预测,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7.3%,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年复合增速超56%。

同时,公司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安全标准研发符合认证的机型,面向不同国家地区的储能需求提供灵活高效的储能解决方案。

2.1.产品聚焦储能PCS,布局工商业+电网侧+微电网应用网络

从应用角度来看,储能PCS下游主要提供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分为表前侧和表后侧应用场景,应用广泛,需求强劲。

按照应用场景划分为功率小于10KW的户用、功率段10KW-KW的工商业、功率段KW-1MW的集中式(发电侧、电网侧及微电网)及大于1MW的储能电站。

全球范围内储能系统的需求强劲促使储能PCS厂商业务开始向下游延伸覆盖系统集成和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及技术服务。

从技术角度来看,储能变流器比光伏逆变器更复杂,除了直流向交流转换外,还需要具备从交流转换为直流、并离网快速切换等功能。同时储能PCS还是双向变流器,有充电和放电两个方向的能量控制,因此储能PCS技术壁垒相较并网逆变器更高。

业界人士分析,储能PCS未来或将会演变成储能最重要的组件,以确保储能技术在向更可靠和可持续的能源系统的演进中发挥其最大价值。

公司产品包括储能变流器(PCS)、储能系统电气集成及光储一体机,提供工商业储能、电网侧储能及微电网三种使用场景的解决方案。

从功率段来看,公司产品覆盖30KW-1MW全功率范围;从应用场景来看,主要涵盖工商业中额定输出功率产品和集中式大额定输出功率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聚焦储能PCS,针对工商业储能和电网侧储能两个应用领域专门研发不同功率段产品及技术,使产品在对应应用场景下可以达到最优化性能。

储能系统产品通过半集成设计,将电池系统以外的所有设备进行封装及优化设计整体给客户,电池部分通过外采电芯的形式针对客户不同需求定制对应容量的电池PACK。

持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性能,满足市场需要。

针对储能PCS产品,独创的“积木式”系统可增减任意功率及交直流变换模块,实现交直流混合微网和高度定制化;业内独创的多分支电池输入技术可减少电池串并联,降低电池损耗,同时利用梯次电池为客户降低建设成本。

全球化的思维引领高质量发展。

公司在专注研发的同时放眼全球布局全球,用全球化的思维引领高质量发展。

设立全资子公司美国盛弘和澳洲盛弘开拓海外市场,搭建全球化销售网络。目前公司所有储能产品均通过ULTUV等国际机构认证,满足国内及国际产品标准。

公司在海内外市场均跻身中国PCS提供商前十。

据CNESA统计,年中国新增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中,装机规模排名前十位的储能PCS提供商依次为:上能电气、科华数能、索英电气、南瑞继保、阳光电源、盛弘股份、华自科技、智光储能、汇川技术和许继电气。

全球市场中,公司在年储能PCS出货量排名Top10的中国储能PCS提供商中位列第六,提供商依次为:阳光电源、科华数能、比亚迪、古瑞瓦特、上能电气、盛弘股份、南瑞继保、汇川技术、索英电气和科士达。按照出货量计算,公司年占国内储能PCS市场份额7%,较年维持不变。

2.2.业务布局海外,合作关系稳定

公司国内外客户主要为系统集成商、工程服务商、能源管理软件提供商以及电池提供商。公司的储能业务构成中海外占比较多,主要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公司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及销售。

2.3.出海美国,捕捉行业高增长机遇

全球化布局帮助公司更快捕捉市场机遇。

欧美市场相比国内市场发展更为成熟,公司以多年的储能项目经验、客户的积累以及对行业的理解,透过与海外优质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市场上尤其海外市场积累了很好的基础。

虽然更多储能变流器厂商进入海外市场加剧竞争,但因海外储能的产品认证周期长,费用高,相对于一些新进入的厂商,公司同样具有一定的优势。

全球新型储能市场加速增长,美中欧引领发展。

根据CNESA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的相关统计,截止年底,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25.4GW,同比增长67.7%。

新增投运规模达10.2GW,是年新增投运规模的2.2倍,同比增长%,其中美国、中国和欧洲引领全球储能市场的发展,合计占全球市场80%。

年美国新增储能项目规模首次突破3GW,是年同期的2.5倍;其中88%装机份额来自表前应用,以电源侧光储项目、独立储能电站为主。

图15:年全球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单位:MW)

图16:年全球新增投运新型储能地区分布

美国市场需求强劲,出海正当时。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ReductionAct,以下简称IRA)于年8月16日正式生效。IRA拟将投入近一半的预算(约亿美元)至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领域,预计与现行政策结合可推动年排放水平在年的基础上降低41%到44%。

IRA纳入的独立储能税收抵免(ITC)相当于将设备采购的投资成本降低30%左右,提高了表前市场参与者的利润空间,WoodMackenzie预测独立储能ITC可在未来五年内将储能市场规模扩展20%-25%;另外,IRA对于新能源车行业的刺激大幅增加了表后市场规模。

Stem认为,目前市场可能仍然低估了IRA的影响,IRA将进一步推动美国新能源和储能市场的需求。

据Stem和WoodMackenzie测算,美国表前储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8%,表后储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1%。

3.充电桩业务:国内格局优化+商用需求释放,海外带来新增量

3.1.产品主打直流快充,应用场景扩充非民用车企

基于谐波治理技术储备,进军充电桩业务。

基于自身技术储备,公司于年研制推出电动汽车充电桩模块,用于对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同时能够有效治理谐波,是进入该市场较早的厂商之一,基于技术储备及研发的前瞻性,在年国内电动汽车及配套充电桩市场需求迎来快速增长,公司能够向市场推出技术成熟和竞争力较强的充电桩产品。

公司生产的直流充电桩,采用有源APFC技术进行谐波治理和无功补偿,使得系统效率达到95%以上,功率因数达到0.99,谐波电流总畸变率降低到5%以下,无需安装额外的电能治理设备即可保证充电站的使用安全。

产品主打直流快充,针对不同场景推出差异化产品。

公司的充电桩产品以直流快充为主,直流充电桩主要有KW、KW、KW三类:

1)KW直流充电桩主要针对普通运营场景设计,适用于住宅小区、办公区、大型商场、娱乐场所等;

2)KW直流充电桩根据大功率充电场景设计,能够满足大容量、高续航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需求;

3)KW直流充电堆针对车型功率复杂的运营场景设计,功率分配更智能。

交流7kW充电桩主要针对小区、商业地产、私人专用等使用场景,支持壁挂式安装与立柱式安装,可以灵活布置在不同区域。

公司针对专用充电站、商业地产、停车场、小区住宅等不同场景提供对应的充电解决方案,以定制化的服务,满足客户的实际使用需求。

前期以优质产品聚焦运营商和整车厂,充电桩业务实现快速发展。前期公司主要客户为运营商和整车厂,主要客户包括特锐德、普瑞特、华商三优、前海中电、罗宾森等。

我们认为公司充电桩业务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

1)公司在电动汽车充电桩市场增长前积累了成熟的技术为业务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向市场推出技术成熟和竞争力较强的充电桩产品;

2)充电桩产品性能优越,符合市场需求,对专用充电站、商业地产、停车场、小区住宅等不同场景提供对应的充电解决方案,且产品安全保护全、系统稳定高、环境适应强、安规标准严。

新能源商用车市场高速增长,公司产品策略清晰,有望开启商用市场。国内商用车市场也逐步向新能源转型,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在近两年高速增长,22年1-8月较去年同期增长82%,其中主要增量来自纯电动商用车。

针对商用车的需求,公司商用直流充电桩还专门针对大功率重型车的充电场景开发了并充模式,对于大型车辆可启动并充模式加快充电速度,易上手操作设计,并解决重卡充电因温升导致降速问题,便于司机迅速充满继续上路,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更加利于公司开拓商用车充电市场。

图20: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单位:万辆)图21:商用车充电需求

3.2.国内市场至暗时刻已过,拐点将至

复盘国内充电桩行业的发展,16年以来可以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

1)扩张洗牌期:年发改委、工信部等颁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年)》提出到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万个,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开启,各企业跑马圈地,由于扩张太快、建设标准出现问题等原因,18年后开始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开始洗牌;

2)关键发展期:经过洗牌期后,市场逐渐成熟,部分企业开始盈利。年充电桩被正式纳入新基建,国家重视程度加大,在新能源车高增长的需求下以及新一轮政策指导作用下,充电桩发展新通道开启,迎来新机遇。

19-20增速放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私人充电桩多为随车配建,19-20年由于新能源补贴大幅退坡,导致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放缓,因此私人充电桩增量幅度降低;21年由于新能源车销量恢复高增长,带动私人充电桩建设。

2)原材料上涨导致充电桩零部件成本上升。由于20年底大宗原材料涨价以及缺芯影响,IC芯片、MOS管、铜、锡等各个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部分原材料如IC芯片、PCB等涨幅甚至超过了40%,导致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滑。

3)18-20年市场竞争加剧,充电桩行业在年初步探索后迎来快速成长阶段,随着新入局者增加,通过低价竞争打入市场,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曾经位于第一梯队的富电绿能宣布退市,深圳容一电动科技有限公司也发布了因公司亏损宣布解散。

当前时间拐点将至,主要看好三方面:

1)新能源车销量持续高增,部分城市加大充电桩建设力度。随着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充电桩建设也在紧跟步伐,9月26日,广东省住建厅发布通知,要求加快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9月30日,上海市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实施《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扶持办法》,支持出租车充电示范站建设,年建成并经认定的示范站,给予充电设备金额30%的财政资金补贴;支持充电设施“慢改快”示范改造等。

2)原材料价格高位回落。目前大宗原材料价格已高位回落,成本下降后桩企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修复,利于行业稳定发展;

3)行业洗牌后竞争缓和。经过一系列的行业洗牌,部分玩家出局,充电桩市场向集中化迈进。目前部分民企运营商能够实现盈利,会进一步加大充电桩投放。

往后看,我们认为国内充电桩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

1)新能源车高增长需求驱动: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新能源车是未来趋势,将带动配套充电设备需求。

2)当前车桩比仍较高,充电桩建设纳入新基建。目前国内车桩比为2.55:1,较理想比例仍有差距。中国新能源充电桩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20年被纳入“新基建”。但现有基建充电桩建设速度落后于纯电车型销量规模提升速度,未来建设规模仍具备较大的空间。

3.3.海外市场需求强劲,增量可期

车桩比低+燃油车停售+油价上涨+新能源车加速渗透,海外充电桩市场需求强劲。

我们认为海外充电桩需求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

1)车桩比不及预期,欧洲车桩比10.8:1,美国18:1(21年10月数据),提升空间较大;

2)停售燃油车计划促进新能源车快速发展,挪威、荷兰计划年开始禁售燃油车,德国、比利时、瑞士、瑞典计划年开始禁售,英国、法国计划年开始禁售;

3)油价上涨,20年下半年以来油价持续攀升;

4)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增高,21年欧洲和美国新能源市场均迎来加速渗透阶段;多重因素刺激下,海外充电桩市场需求强劲。

分地区来看:

1)欧洲市场,区域发展不均衡,空间广阔。

欧洲充电桩保有量在21年得到高速增长,其中增量主要来自交流桩;欧洲充电桩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有超过75%集中在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瑞典等五个国家;因此欧洲各国也在加紧出台充电桩相关政策。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测算,要完成《欧洲绿色协议》内的计划,到年,整个欧盟范围内需要约万个公共充电桩,而目前欧盟境内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不足40万个。

2)美国市场,新能源车高速增长,但充电桩保有量增速放缓。

21年美国新能源车销量达到.7万辆,同比增长88%,与此同时,充电桩保有量增速下降到20%,充电桩保有量不足以支撑新能源车的高速增长,因此多项政策已经出台引导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最新的计划,拜登宣布批准第一批价值9亿美元的两党基础设施法资金,用于在35个州建造电动汽车充电站。

海外桩企盈利能力堪忧,国内企业陆续出货海外。

美国桩企主要有ChargePoint、Evgo,根据最新年报,ChargePoint充电桩业务占总营收的72.1%,22年Q1、Q2充电桩设备的毛利率分别为15.3%、9.1%;Evgo拥有多个快速充电地点,EVgo拥有和运营的充电网络服务于34个州的65个大都市地区和超过25万个客户;国内企业中,目前香山股份、前海伟创、道通科技、追日电气等企业通过欧标认证,爱普拉和道通科技通过美标认证,已经开展充电桩出海业务,但目前各家出海的量还不大。

中国桩企出海的难点在于标准认证、安装维护。

我们认为中国桩企出海的难题主要在于:

1)标准认证:欧洲的汽车测试标准和法规相对于中国市场而言更为严苛,需要足够成熟的技术支持。目前国际上的主要四个充电桩标准,分别是:中国国标GB/T、CCS1美标(

1
查看完整版本: 优质技术企业,盛弘股份纯正的储能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