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西安之窗
我想这个应该就是西咸新区行*化的前戏吧。
这个行*化应当不是浦东那样整体行*化,而是留着西咸新区的开发区壳子,大部行*区划入西安,小部区划留咸阳。然后西咸新区仍旧是开发区,却将是西安在确权后自己地界上捎带咸阳小块进行管理的开发区。理顺权责名分,让西安市主投主抓,陕西抽身。这就意味着西咸两市地区或市区整体合并的方案破产了,转而从西咸合并的上策转为西咸新区划入西安的中策,而且在这个中策里,也是不完整的划入西安的次优中策。二十年西咸一体化最终形式即将尘埃落定,十三年西咸新区作为跨区划试验区的历史使命即将完结。
从战术层面来讲,咸阳无疑是被割肉了。但战略层面来讲,咸阳原本就面临被合并或被割的代价,这个代价,对咸阳这样一个从西安分出来的,原本距离西安城最近的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虽然结局是咸阳被割,但咸阳算是把地级区划保下来了,而且没有被大割几个县。战略上算是安全了。所以今年上半年开始,咸阳的数据和发展劲头,都得到了明显提振,一扫前几年不知命运走向如何,随时可能被合并,破罐子破摔的阴霾。这是吃了定心丸。
同样,对于西安来说,这是战术上的成功,毕竟十三年的时间,终于突破了之前咸阳区划的包围,拿到了大量的土地,在区划态势上转弱为强,对当下是绝对利好。但从战略上讲,西咸合并恐怕难继续推动,回归西安府状态是无望了,这是舍掉上策,选了中策,对中长期发展来说,仍然是个挫败。二十年后,恐怕还要面临区划内发展饱和,行*壁垒北移的类似问题。陕西就是这么喜欢大迂回解决问题...
西咸新区的历史
年,西咸新区成立。沣渭新区、泾渭新区作为两大组成板块,建设以市为主,以省为辅。
但是,彼时整个泾渭新区都是咸阳的地界,沣渭新区也有一半是咸阳的地界。可沣渭新区的当时的人事配置是什么样的?岳康配。就是现在整个西咸新区的的岳康配。当时,那是西安两大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的负责人挂主帅,经开区的负责人挂副帅。沣渭新区的岳康配是西安系统出身的。而渭北的泾渭新区,是千杨配,都是咸阳系统出身的。
如果按当时那个路子来看,西安原本要吃下的是咸阳的渭河南岸部分。所谓以市为主,其实咸阳市已经无法控制市区渭河南岸部分。但咸阳对渭北的控制能力还足够。
年,西咸新区改版,从两大新区,变成五大新城。建设上,从以市为主,变成以省为主。这相当于陕西把西咸新区整体拿了过去,把仍旧扯皮敷衍新区战略的两市都先踢开,让西咸新区成为省府派出机构。所以由二分五,算是对两市新区影响能力的稀释。不过,也是由于陕西省直接管理西咸新区,所以暂时压制了两市一贯的行*扯皮状态,一定程度突破了以往的行*区划壁垒。西咸新区的建设才真正开始快速推进。
年,西咸新区被国家批复,成为国家级新区,得到了很多国家单独给开的试验性*策口子。其中一条就是区划试验。所以,这次共管,有些人觉得投资得是西安,现在变成咸阳,其实也要愿*服输,毕竟这里本身就是区划试验田,是有风险的。利润越大,风险越大。
年,西咸新区划归西安代管,与西安同城化管理。这次等同于在建设上,仍然以省为主。但在行*区划未正式调整之时,实际将行*权归到西安。这里除了是咸阳尚未正式被批复划出的土地,在各方面管理上与咸阳市关系已经不大。
然后就是今年这次西咸新区大改。
我看到的说法现在是两种:
第一种是,陈阳寨、兴平、泾阳县城这三小块属于新区与咸阳共管,其他渭北区域是新区直管,而渭河南岸区域是西安直管。这和题主说法一致。但是5月最早的说法。
第二种是,陈阳寨、兴平、泾阳县城这三小块属于西安与咸阳共管,其他无论渭北还是渭南都是西安直管。这个从截图上看应该是6月正式说法。
如果是前者,说明西安暂时只能归入新区渭南部分,省府并未从新区事务中彻底抽身。
如果是后者,说明西安能归入新区渭南渭北绝大部分,省府彻底从新区事务中抽身。
两种方案意义差别还是巨大的。我看到网友的截图,似乎现在第二种方案更有可能性。应该就是月底这几天就会正式公布方案吧,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
西咸新区十三年,就是咸阳被从割渭南,到割渭北渭南,最后到渭北渭南不全割的一个图存过程。咸阳是一步步被往被割带,无力反抗,确实挺委屈的。但只要想想,你本来就是西安府第二县,还带走了西安府那么多平原县,本该是西安的一部分,现在这样挡住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的膨胀,只是被轻轻割几刀,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也就不委屈了...
这次新区改革后几个看点:
1、到底直管区是全部由西安直管,还是分西安直管和新区直管。
西安-咸阳共管区,或新区-咸阳共管区,虽然仍然是西咸新区的一部分,但性质会不同。共管区域相当于,西安市的开发区替其他地市建设该市的区域。性质大概会类似最新成立的西安和渭南市建设开发的西渭东区。
而西安直管区,极大概率会是将来行*区划划入西安行*区的部分。咸阳共管区,则应是咸阳可以保留下咸阳行*区划的部分。
2、国家层面对行*区划调整的正式批复
网友分享的图片文件中,有“适时稳妥推进行*区划调整”一项。这次随着更多关键的管理权限下放的,还有新区的债务。权责对应,这说明行*区划调整越来越近了。
这次新区理顺行*管理权与建设开发权,两权归一,大概率会伴随行*区划的正式批复。西安地方论坛之前也盛传,地方的行*区划界限勘定等工作已经完成,但西咸合并的方案没有通过,所以这次新区划转方案应当是合并方案被否的预案。只是在新区划转上,咸阳还要争取最大程度的保留。所以,现在胶着博弈点应该在这里。
但是考虑到现在方案没出来,假如是全部西安直管,那么意味着西安和咸阳的区划范围大抵划定。区划调整应该就不会很远。假如渭北仍然是新区直管,那么意味着西安只能划走渭南部分。渭北部分悬而未决,那么行*区划调整恐怕还需时日。
就像前边说,新区一旦行*化,国家批复区划调整,那么咸阳中长期内就不会被西安合并了。因为,在不同地市之间划转行*区划,在年开始的那波最后一次行*区划改革之后,就是个敏感的事情。改革开放后,国家撤销地区,搞广域型市制的地级市,其实就是搞以地市为中心的小型城市群分工。中心城市发展工业,抓城市化,郊县稳一产,向城市供给粮食和资源。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是以地市为单位的,而且不在是计划经济下国家分等级进行分配,配给产销指标的发展方式,而是地市自己竞争,自己寻找发展资源,培育产业。地级市的形制,实际上更多是市场经济下的自负盈亏。所以再像建国初那样频繁改动县级、地级区划,其实是伤害地方存量发展利益,轻易分割地方发展成果,伤及地方发展积极性,相当敏感。
所以,纵观80年代中期以后,已经实行地级市建制的地方上,就很少有大幅度改动区划范围的事情。
地级市的区划改动,决定权和批复权在国家。但全国有几百个地市,国家又不可能随时且完全了解地市基层的所有实际情况。所以国家对于区划调整的批复,一般是慎之又慎。地方上没有极其迫切的需要,和充分的论证,说服国家,这种批复的口子是不能随意开的。
近十年,比较知名的案例,如合肥三分巢湖,成都合入简阳,济南并入莱芜,其实都是要动作快。反观西咸新区,只是交由西安代管,没有行*区划调整的正式批复,这种钝刀子割肉的情况反而少见。
全国与西安、咸阳距离类似的全国最近的城市,还有广州佛山、太原晋中,不含省会的还有长江沿岸的一些城市。与西咸一样搞一体化的,光省会也有好几对。而市辖区贴着别的地市辖县的例子,更是数不过来。西咸区划调整后,国家面对其他省份城市诉求和申请时,批复压力,和否定方案时说服力难度都会加大。就像当年重庆直辖前后,风声出来时,申请直辖的城市就好几个。前年济南并莱芜后,跃跃欲试,想要申请调整的城市就很多。说起来,像西咸、广佛、太榆这种情况,比济南要迫切得多。就连济南可能最想要的也是国家不愿批的齐河,而不是隔着山,六七十公里外的莱芜。
所以,西安咸阳无论地方上如何钝刀子割肉,但在国家层面,由于西安市辖区用地受限和被行*壁垒所困的现实问题所制约,区划调整应该是可以争取到的。但批复次数,中长期内肯定也只有一次。国家不可能今年让西安吃一个区,明年让西安并一个镇,过三五年再让西安拿个县...这是不可能的。这种*策口子,除非有全国性的时代性的大范围区划改革,否则国家不可能开。批一次背后就是各地纷拥而上的压力,怎么陪着一个城市一次次玩国批?
因此,机会只有一次。据传去年的合并方案是没通过,那么这次划转新区的后继方案,可能就是十五到二十年内,西咸区划调整的唯一一次机会。
如果西安划入整个新区,那么区划调整时机就成熟了。如果只划入渭南部分,那将来还要面临渭北部分将来区划何去何从的问题。从西安的角度讲,后者等等更好。毕竟,陕西一直投入大量的省级资源到一个城市新区中,尤其是在新区成立的战略初衷已经基本实现,而陕西其他地市经济正处在滑坡塌陷状态时,陕西从城市建设中抽身资源,应该是迟早的事。那么,如果渭北区划不划转西安,实际上制约西安和全省发展势头的西咸行*壁垒,就仍然顽固。所以,这次新区定直管区,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区划调整范围,而且是决定性的。
这次不并,大概15~20年都不会有两市合并的可能性了。区划调整近期能否批复,如何划分,就看这次新区直管区域的方案了。
对了,还有个杨凌区的归属。之前也传了一阵子杨凌区要划西安,但也没声了。区划调整十年内大概只会有一次大动作,所以如果是,肯定打包一起的,拭目以待。
3、五大新城的存留
这次划分可能决定了未来行*化是以新城转行*区还是重新整合新城范围后设行*区。行*区将来是五个新城,还是重新再分。后续再分是和西安的开发区进行合作与整合,还是新区内部再分,是个看点。这些牵涉到西安整个城市的并区改革,高新行*化和城三区合并这些经常被热议的议题,可能都会打包这次区改机遇。也许随着这次新区改革,后续像杭州那样全市行*区划大改一次。
4、陕西省抽身后,新的发展战略下资源会去哪里
最近两年,陕西地市都不好过。银西高铁建成后,陕西排着队的几条高铁还没有一条实质性开工。原本省一级就不应过多参与城市建设,而应盘活全省交通,水利,能源,城市群协调等大的发展格局。陕西抽身,肯定会配合一个新的省级战略。今年省上提了西安榆林双核,也许随着从西咸抽身,省里会调转战略车头。我一贯认为,西咸新区从城市科学上来讲,是次于西咸合并这个上策的中策。但从几十年来已经逐渐固化的既定利益格局等非科学面的现实面来讲,西咸新区又是最有条件突破此前障碍,解燃眉之渴的,更考虑现实阻力的折中性,更易操作的选择。现在西咸新区的格局框架已经抵顶,陕西如果真的此时抽身,并推动行*区划调整,陕西能够腾出更多省级资源和精力,新区整体发展状态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当然,区划调整这个前提是很关键的。
5、西安的城市拓张方向和城市战略的变动
新区携国家*策优势,有大量*策指标,有改革先行实验权。一旦区划归属确定,西安的整体城市战略也势必会出现一个大的变动。以前说西安发展被区划制约,主要是咸阳太近了,原本就是西安府距离府城最近的县。西安向东有台原和骊山,向南是秦岭生态红线,正西是咸阳市区,正北是咸阳郊区。本市西南虽然是鄠邑区平原方向,但却远离陇海铁路经济动脉和机场,更依赖成本更高的公路运输。高新区的扩张,背离铁路与机场,几乎到了极致,今年好像也明显有放缓的迹象,不知道是否市里也在酝酿新的战略性资源倾斜。大概现在都在等最终方案的敲定。那样各方都能安心重新制定配合新区划范围的新发展战略。
如果渭南部分和渭北部分都划西安直管,并最终设立西安行*区,这对西安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
文旅上,渭北的帝陵资源丰富,而且像刘邦这种知名帝王还荒着,曲江系有地方折腾了。如果改革后的新城被整合调整区划,恐怕高新和沣东在外来的香饽饽,西安正西一带也有得整合。说不定也会牵扯到高新行*化...渭北和经开整合也是有条件的。再就是秦汉和高陵交接一带的交通禀赋也很不错,空铁联运,公铁联运的条件都很不错,又毗邻港务区,这块地恐怕也不会闲着。
说到底,现在西安对西咸只是代管,一旦实现直管,以及不可逆的区划调整后,各方都敢于放心投入后,西安市级资源才会真正大举进入西咸。
6、咸阳的城市拓张方向和城市战略的变动
今年相比前边被割走西咸的几年,长期消极对待自身命运的咸阳,明显开始触底反弹,开始回血。这说明咸阳的定心丸也吃下了。侧面印证,西咸合并未能成案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从现在划分来看,无论陕西是否彻底抽身,咸阳在新区已经确保,陈阳寨、兴平、泾阳县城三块是新区内的咸阳自留地。当然,仍然是以西安管理为主,如前所讲,更类似于西渭东区的性质。但咸阳明显是利益分成方,拥有了话事权,在这三片区域,比现在西咸的状态还有利于咸阳。更有传言,这次改革,这三片区域的GDP也将重新计入咸阳。泾渭分明的态势又回来了。
以前区划制约西安,主要是占用了西安钟楼为圆心,周边二十公里内大量的用地指标,限制了西安的城市空间。再就是,西咸市辖区几十公里市界以渭河为界,但咸阳占据整个渭北和一块渭南。而西安全部在渭南部分。这造成,西安要构建渭北跨河交通,规划渭河桥,必须要与咸阳协调。咸阳可以否决或拖延,或者在成本上限制西安。渭北属于咸阳,西安也消极对待渭北交通。咸阳要沟通渭南的话,直接在市区就可以修市*桥,是本市工程。所以,咸阳作为凭借咸阳大渡和西渭桥发展来的城镇,其实一直以垄断渡河交通为基础优势。尤其是在地级区划出现以后,咸阳更是把渭北各县沟通省城的交通权都攥在手里。西咸新区成立前,西安市区在正北的方向根本没有一座免费市*渭河桥。
而现在形势翻转了过来。西安将成为关中中部跨渭大市,渭河会成为城中河。咸阳反而除了陈阳寨那一小块,成了被牢牢限制在渭北区域。这真可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尤其是看整个西咸新区的范围,从咸阳市的正东、正北、正南,三面合围咸阳。咸阳成了插进西安的钉子市。
所以,这次咸阳力争陈阳寨,一来是这一代有很多咸阳的市属机构和市级工程,是咸阳重要的城市利益所在。但这仍然可能只是一个理由。留住这一块渭南区域,是不能让咸阳渡、西渭桥,这个咸阳城作为经济支撑点的优势彻底丧尽。咸阳也许招商能力,建设能力不如西安,但要问这几座城中河市*桥的战略作用和交通价值是什么,这是咸阳几百年的老本行,太清楚不过了。留着这些,咸阳手上就还留着牌,留不住,它以前用来限制西安的那套,就会反过来限制它。
而兴平这块被保留,应该是咸阳为今后的城市空间留余地。咸阳像钉子插进西安,但钉子头那块是建成区,已经饱和,对未来影响不大。咸阳未来城市外拓空间肯定向西北。可兴平这块如果都跟了西安,咸阳是要迂回一个大弯长弯才能对接住自己的建成区与非建成区。这种把城市空间锁死的代价,可以是致命的。尽管就是这么两个街道办的面积,却足以成为咸阳被西安随便捏的睾丸。所以咸阳虽然活下来了,但要活好,就不能让这块归西安。否则,咸阳市区也失去了留下的意义,无法带动咸阳的新城区。
至于泾阳县那块,明面理由肯定是泾阳县要保住自己的县城。但也侧面印证,泾阳三原划归西安,中长期内也是无望了。但泾阳县城这一片被咸阳保住,咸阳不至于在西安外环以内,泾河以北,被彻底驱逐,连片建成区作为发展据点都没有。泾阳县城虽然小,但却是一片建成区,而且最主要是控制着泾河的吉元桥。前边说了,咸阳就是西渭桥和大渡口发展来的城市,一直以渡河交通为发展支撑,咸阳太明白这些了。这座桥所辐射的区位,对咸阳将来发展泾阳其他区域,对接外环内都会区,至关重要。西咸在东北部的博弈线,由渭河转向泾河。
所以,咸阳相继提出兴平设区、泾阳设区、礼泉设区,说明咸阳已经做好了将来转型为一个渭北市的准备。这次改革的三个咸阳共管区,是咸阳在十三年的新区史,被钝刀子割肉后,进行反包围的一次力争。我想咸阳是做出很大努力的。既然已经确定咸阳不会被三分,不会被合并,那么咸阳对兴平设区、泾阳设区、礼泉设区的推动,成行的概率就大了很多。这个也可以作为后续看点。
7、西安和咸阳人口与GDP的消长。
还说西安今年能超过万人口,这新区一改,就扔出去20万人。这部分GDP不知道有多少,如果算上是否会把西安今年拉回到万亿以下都不知道。但我听说GDP统计的消费部分好像与人口有关,西安的GDP会不会因为真实人口数据的出炉,再拉上去一点,也不晓得。还有咸阳,不知道咸阳的数据会不会一直保持强劲势头。毕竟,咸阳现在吃了定心丸,既然已经合并无望了,咸阳这边做强一点,也是整个西安都市圈,外环内发展的重要引擎。
如果新区行*化最终成行,那么大概这十几二十年,西咸合并都无望了。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讲,急迫性,必要性,暂时就不存在了。当然,从都市圈和城市群的角度讲,地区大壁垒导致的相对低效仍然存在,但不会那么致命了。我在知乎经常讲西咸合并话题,大概以后也不会再答这些了。
8、秦咸阳城彻底离开咸阳,咸阳的城市宣传,以及秦汉新城新建的咸阳博物院的去向
秦咸阳城如果彻底离开咸阳市的区划,不知道咸阳的城市历史宣传会怎么改动...当然,西黑的说辞我可以肯定:西安硬抢走秦咸阳城。
随之而来的,还有到现在盖好很多年,咸阳市博物馆却迟迟不搬的秦汉新城咸阳博物院新馆,肯定也要有着落了。咸阳博物院大概是不会来这里了。那么,这个博物馆的建筑会给哪个博物馆,是西安新成立一个博物馆,还是其他博物馆迁过来。如果新成立一个,会是什么博物馆?秦汉博物馆?如果迁过来会是谁?西安博物院新馆?
地盘划定后,几十年一次的城市变局后,后续的看点还是很多的...这些还未确定和发布的,只找看点,就不多做空中楼阁的分析了。其实我这些看点已经是很跳了,区划调整需要多久都不一定。陕西钝刀子割肉,已经是出了名的,一体化20周年,被别人快刀斩乱麻,雷厉风行的合并,以及大发展以及超越,晃得眼睛都快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