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市*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副主任张*胜参加发布会,就西安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介绍。
年改革成效和亮点
年,我们以推动“十项重点工作”为引领,着力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统筹协调,各项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显著。
一是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相继制定了我市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案,出台了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等重要*策措施,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年,全市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GDP突破万亿大关,同比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三项指标增速均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二是以全面创新改革为牵引,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银保联动授信担保提供科技型中小企业长期集合信贷机制”“银行与专业投资机构建立市场化长期性合作机制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等5条经验被列入国家第三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年,科技金融贷款服务企业达到家,贷款金额28.3亿元,科技金融合作机构涉及29家银行、31家担保公司、9家保险公司和2家保险经纪公司,拓展了银行传统业务,增加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三是深化*府资源配置改革,不断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出台《西安市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策划生成管理办法(试行)》,提升项目服务审批效率。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改革创新,开发上线了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对接电子保函和CA数字证书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工程建设电子化交易、*府采购“不见面”开标。年,完成交易项目项,总交易额.44亿元,节约*府采购成本.67万元。
四是推进价格机制改革,不断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开展价费改革,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暂停征收特种设备检验费、污水处理费等行*事业性收费。改革民办学校定价模式,将“一校一价”改为分类限价。印发《西安市优化营商环境“获得电力”攻坚提升方案》等文件,推动电力保障改革,压缩办电时间,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提升小微企业低压容量上限,年全市个项目顺利接电,实现了“项目建成即一键通电”。
五是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积极拓展国际贸易大通道,扎实推进自贸区建设,在多个领域以点带面创新突破,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实现了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晋陕豫*河三角洲等主要货源地的互联互通,初步形成了国内大循环网络。国际方面,目前已常态化运行15条干线,覆盖“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航空全货运航线增至35条,通达全球11个国家、30个主要枢纽城市,形成“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球”的航空网络格局。
年改革思路和重点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持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力争在以下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着眼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我市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五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二是着眼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激发科技创新的倍增效应。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加大力度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不顺畅、科技人才流动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三是着眼以改革促融合优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优化产业结构,聚焦产业链建设、价值链提升和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制定全市推进“两业融合”工作方案,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是着眼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编制《西安市“十四五”时期“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规划》。谋划建设以西安为运营组织中心的陆海联动、东西互济国际贸易大通道,全力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示范工程。
五是着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同新机制。加快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健全开发区创新发展体制,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编辑丨大海
审核丨双鱼丹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