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唯一
张正良:年生,中共*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西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曾作为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在医院工作服务一年。截至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余篇;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先后荣获第一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优秀管理者奖”、西藏阿里地区“优秀援藏干部”称号、陕西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学分会“优秀青年急诊医师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等诸多奖项。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际,张正良作为陕西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副领队,率队驰援出征武汉。在战“疫”前线,担任医疗组长、病区主任,全面负责诊疗流程、治疗与评估方案制定,医院管理督查,所在医疗队先后收治患者人,出院/转出人,实现全队“打胜仗,零感染”。因其在抗击疫情中的突出表现,还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年8月,张正良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申请援藏,作为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张正良不惧高原风险,缺氧不缺精神,加强*治理论学习,提升思想觉悟,以行动履行共产*员实践中央会议精神的诺言。阿里地区地广人稀,第一时间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有效救治是制约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张正良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医院ICU、建设急诊科,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他还承担了医疗队科研教学工作,制定授课计划,开展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提升当地医务人员医疗水平,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在百忙之中,医院“二甲”创建工作中,改进医疗管理,负责医务科建设、为创建“二甲”提速,完善制度,规范流程。此外,为全面提升当地卫生医疗水平,张正良着眼全局,从基层入手,为当地居民科普急救常识,提高医疗卫生意识。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张正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病区接诊流程、医师职责等,总结出“一体化两岗位三线制四定床五补充”的管理方案。在提升病区医疗质量方面,张正良以身作则,深入一线污染区开展诊疗,指导危重患者气管插管与有创呼吸机使用,调整诊疗方案,开展心理疏导,努力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此外,他还组建了医疗质控小组,定期召开医疗质控会议、疑难与死亡病例讨论,总结经验和教训,落实核心制度,提升团队诊疗质量。名“交二”援鄂医疗队员逆行绽放大爱之光
西安医院援鄂医疗队:为抗击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西安医院自年1月26日开始,组建三批援鄂医疗队共人驰援武汉,因其中涌现众多心怀大爱的感人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华商网、阳光网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交二”援鄂医疗队员中当中既有各类各层次人才,也有曾经援藏、援疆的干部,也不乏有获得过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多项荣誉的白衣俊杰,为全力救治患者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三支医疗队医院、医院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临床一线救治危重症患者。进驻各院区开展工作以来,三支医疗队提高医疗质量、优化诊治流程,医疗救治高效有序、医护协作有机配合、医患和谐温暖人心。他们不惧感染风险,为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实施第一例气管插管;第一时间果断决策,为新冠肺炎合并硬膜下出血的患者实施钻孔引流术;紧贴临床实际,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贡献着“交二方案”和“交二智慧”。
在“交二”战“疫”的经历中,有三天时间最为令人印象深刻。2月17日晚,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一名85岁高龄的新型冠状病*肺炎患者生命垂危,“交二”援鄂国家医疗队不惧感染风险,为患者紧急实施了首例气管插管及有创呼吸机治疗,使得患者病情趋于稳定。2月18日,援鄂国家医疗队救治的首位患者在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出院。2月19日晚,为进一步优化该患者的治疗方案,医院安排了感染内科、呼吸内科、心内科的专家团队与医疗队前线医护人员开展远程会诊,取得良好效果。2月10日,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救治的“新型冠状病*性肺炎(重型);I型呼吸衰竭;2型糖尿病”重症医院出院。三批医疗队的每一位队员,不论职务、不管职称都毫无怨言,扎根在临床一线守护着病人的健康,因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重症守护神
初心不改护佑生命之光
王岗:年,现任西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中共*员,博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年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A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截至目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高水平SCI期刊上发表论著29篇,曾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青年科技奖等诸多奖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他担任西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副队长,陕西省新型冠状病*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第十组副组长,并以副主编参与编写《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中西医结合防治手册》,造福更多的患者。
年,王岗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后,获“王宽诚奖学金”资助赴英国伦敦国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鸡胚腮弓在体基因干扰技术来研究动脉平滑肌细胞发育,先后证实了CBX3和HnRNPA2/B1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了靶点。留学归国后,王岗回到母校,带领团队开展了多项临床数据挖掘工作,为心脑血管事件预防及重症患者风险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重症医学权威期刊CriticalCareMedicine(影响因子7分),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