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西安,这里的人热情又好客,质朴而豪爽;这里有历史、有文化、有美食、有风景。
西安的历史气息可以浓厚到什么程度?可以这么说,大到历史遗迹,小到一街一巷,一砖一瓦,都是故事。
这里有历经多年岁月掩埋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这里有距今大约多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半坡遗址这里有李世民年前亲手种下的金色银杏这里有距今多年的大雁塔……看,在这片土地上,大雁塔都算是年轻的了。
穿梭于城墙内外,你能真切感受到沉淀于这块土地上的王权气息。而大唐盛世的荣耀与辉煌,也能透过唐长安城的规划与大明宫遗址了然于心。
西安的文化底蕴,宛如一首写不尽的诗。
如果你喜欢字斟句酌,来听听学学我们的陕西话,它其实一点也不土,很多都出自文言文。
方言典故部分示例
如果你喜欢书法,我们有碑林博物馆,收藏了我国古代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碑石,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
如果你喜欢书画,我们有书院门,这里是陕西省最大的书画作品集散地,画廊林立,有陕西书画大家的作品,也有普通爱好者的字画作品。书院门所在的街道,分布着关中书院、宝庆寺、于右任故居、碑林博物馆,被称为「西安最有文化气息的一条街」。闲来无事到书院门的青石板上走一走,步步浸透着墨香。
西安,也是一座被美食填满的城市。
西安被冠以「南北方饮食文化交融的美食之都」的称号,在西安吃遍天下,也并非一句空话。如果你是北方人,喜好吃面,这里有扯面、臊子面、菠菜面、驴蹄子面、裤带面等等,种类多到眼花缭乱;如果你选择恐惧症,还可以一面多吃,油泼+臊子+杂酱,三合一等等。光吃面都可以吃出无数个花样来,分量十足,一碗美味还管饱。
如果你是南方人,喜欢吃炒菜,这里各种菜系相互融合又各有特色,陕菜便是取各家之长,接纳本地宴席与大众口味,加以改良的精品菜系。既有精雅的高档菜,又有普通的中低档菜;既包括一批传统菜、仿古菜、创新菜,又包括众多的素菜、药膳菜等,还包括品类丰富、风味独特的面点小吃。
「秦中自古帝王州」,陕西菜又称秦菜,秦菜又与许多历史事件、人物、典故、传说,甚至古代哲学有关,成为历史的见证。例如「细沙炒八宝」与「周八士火化商纣王」;「全家福」与秦始皇「焚书坑儒」;「商芝肉」与商山四皓;「枸杞炖银耳」与张良、房玄龄等有关;「凤吞翅」与周勃、陈平灭诸吕;「菊花锅」、「爆炒腰花」与武则天;「氽双脆」与酷吏来俊臣、周兴;「三皮丝」与中唐王旭等三御史;「贵妃鸡翅」与杨贵妃;「菊花干贝」与重阳节;「八封鱼肚」与易经八卦等有关。
额们西安的文化底蕴实在太深厚,连菜里都不乏历史典故。
除此之外,还有必须要提的各种特色小吃,甑糕、油糕、凉皮、炒凉粉、荞面饸络、柿子饼、肉丸胡辣汤、肉夹馍、粉汤羊血、杂肝汤、葫芦头……这一个个名字仿佛都是通感词,每每写到都能看到样子,能闻到香味,忍不住咽口水。(此处安安就不晒图了,没版权)
这么说吧,西安,是一座吃货来了根本走不动,也离不开的城市!
论美景,其实也没啥,就坐拥大秦岭这座「后花园」而已。(凡尔赛一下,手动狗头)
巍巍秦岭,春夏秋冬各是一番盛景。它延绵不绝、顶天立地,从西至东蕴育出太白山、终南山、华山,以及72条峪口,三座名山的自然景观随处可见,跟儒释道文化有关的古建筑群更是数不胜数,多少皇公贵族和名士骚客因为它们千古留名。西安人有多离不开秦岭,看看夏天排队从秦岭返城的私家车就知道了。
最后,借用《航拍中国-陕西》里安安特别喜欢的一段话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