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盆景花卉栽培应用的情况,在有文字绘画记载以前,只有借助历史考古挖掘和出土文物来研究判断,有文字绘画记载后,可以从相关的文献文物中去考察。
中国盆景经济,最早究竟是从古代何时开始?却很少见到这方面的研究资料。但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探索、考古、发现、研究,人民已经清楚地知道:
远在距今~年前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使人耳目一新,在淅江余姚出土的《河姆渡方陶盆刻画》和《猪纹黑陶椭圆钵》,堪称新石器时代的杰作,它不仅揭开了中国原始盆景起源的幕布,这种长方形与椭圆形的盆景古盆艺术构思创意,至今仍然在盆景花卉界非常广泛使用着并占据着主流地位。
中国古代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园、圃、囿等,西周已在园林中培育草木,有专门管理花木的人员。春秋(前-前年)有记载,吴王夫差建梧桐园和会景园,广植花木,人工栽植荷花。
商周秦汉时期,产生的园林、石玩、植物观赏、盆器和老庄思想,为中国盆景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对汉代盆景的形成影响深远。盆栽已开始向盆景过渡,实现真正盆景的转化。河北望都的东汉墓壁画中的盆栽形象,这似乎同现在的盆景大体相近。反映这个时期的盆景绘画有:姨母育佛图卷、折檻图轴、張騫出使西域图、西汉错金博山炉、却坐图轴、伯牙鼓琴图、梦蝶图卷、白描赵飞燕外传图等。
姨母育佛图卷bf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盆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山水盆景与树木盆景,从而登入了室内、庭院。三国时出现用大花盆栽牡丹开双花,晋代有王羲之盆栽莲花,庾信《枯树赋》对枯树形态与雕刻的描述特别精细。记录魏晋南北朝的盆景绘画有:三顾茅庐图卷、东西晋演义插图、王羲之像图页、消夏图、高逸图卷、陆探微归去来辞图、漉酒图等。
消夏图bf隋朝隋炀帝迁都洛阳之后,征发大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嘉木异草,都运到洛阳去充实各园苑。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盛世,在诗文、绘画、园林与盆景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人喜爱在庭园、天井等极有限的空间内叠山石盆景,并配植花草竹木。唐代上层社会欣赏盆景、以盆景作为室内装饰品、作为人际交往中的礼品已成为社会风尚。盆景已在宫廷和文人及民间广泛流行,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
唐代盆景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从众多诗文中内容看,已有盆池、花栽、盆栽、山池、盆池、小滩、小池、池、厅池、小潭、怪石、奇石、绮石、拳石、水石、假山、叠石、累土山、赤城石等。
体现这个时期的盆景史料有:王维的蕙兰附石盆景、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滕王阁图、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卷、唐明皇招饮李白图卷、荷亭儿戏图、夜宴图、春夜宴桃李园图、韦应物寄诸弟诗意图、吴道子墨宝、杜甫诗意图、唐周昉老子玩琴图、唐代李贤墓壁画、唐代永泰公主墓刻画、阎立本职贡图、西安中堡村唐三彩砚山、唐三彩缕空花盆座、唐章怀太子墓绿釉花盆、唐明皇窥浴图、唐周昉仙山楼观图、卢梭伽六尊者图、大足宝顶山立侍盆景雕像等。
唐代王维首创世界上第一盆“黄瓷斗蕙兰附石盆景”,使得盆景这一生活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具有了足以与诗词、书画、园林等艺术相媲美的人文精神;它使中国盆景开始向文人诗情画意清淡高雅方向飞跃,也在中国盆景文化史上腾起一个亮点。
由此,从历史进程中发现并认识到:市场消费需要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适应或满足市场消费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生产本质和目的所在。自从有了园林和盆景,便有从农民和各个城市阶层居民中分化出专门从事栽培植物的花农。这些人的世代经营,经验日益丰富,形成了专业的盆景花卉种植户和供应盆景花卉的花市。
隋唐时期,盆景花卉从宫苑走向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及花市。民间种植和经营盆景花卉者已兴起,盆景之风盛行,盆景文化成为诗歌咏颂的主题。在中唐之前盆景花卉较少,栽培地点多限于宫廷和豪家贵室的宅院之中。自中唐时起,伴随着城市的繁荣及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对盆景花卉喜爱程度的逐步提高,花农便开始分离出来形成一种专业性种植队伍,盆景花卉商品化程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唐代甚至有过万人空巷去观看盆景花卉的现象。长安花市上出售盆景花卉有牡丹、芍药、樱桃、杜鹃、紫藤等等。
韦庄(年─年)《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云:
“才喜新春已暮春,夕阳吟杀倚楼人。锦江风散霏霏雨,花市香飘漠漠尘。”
盆景花卉需求的不断扩大,推动了盆景花卉消费市场的形成,城市中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花市”。这既突出反映了盆景花卉的商品性经营和商品化情形;也说明盆景花卉已经成为人们消费资料的组成部分与中上层社会普遍的消费形式。
王仁裕(年-年)《开元天宝遗事》载,
玄宗时“杨国宗子弟每春至之时,求名花异木植于槛中,以板为底,以木为轮,使人牵之自转,所到之处,槛在眼前,而便即观赏,日久为移春槛”。还有“斗花”之举。富家不惜千金将盆景名花培植于庭院中,以备春来斗花取胜。这些可以流动的观赏盆景花木活动,推动了盆景花卉种植,长安几乎成了“四邻花竞发”的城市。
为了满足城市贵族、官僚、富豪们的精神消费,长安、洛阳、广州等城市周围出现了一些专门种植盆景花木并依靠出售盆景花木谋生的专业花农。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盆景花卉的种艺水平相当高明,也对唐代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丰富了唐诗与唐代绘画的内容。文人们在观赏盆景花卉时,写下了众多有关盆景的诗句,产生了众多盆景绘画作品。盆景花卉观赏消费热对于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美化城市生活有着积极意义。
宣宗大中时司马扎(约-)所写《卖花者》诗,对一花农世家的生产经营做了细致描写:
少壮彼何人,种花荒苑外。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
当春卖春色,来往经几代。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
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一蕊才占烟,歌声已高会。
自言种花地,终日拥轩盖。农夫官役时,独与花相对。
那令卖花者,久为生人害。贵粟不贵花,生人自应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