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陇风味总的特色是“三突出”。一为主料突出:以牛羊肉为主,以山珍野味为辅。二为主味突出:一个菜肴所用的调味品虽多,但每个菜肴的主味却只有一个,酸辣苦甜咸只有一味出头,其它味居从属地位。三为香味突出:除多用香菜作配料外,还常选干辣椒、陈醋和花椒等。干辣椒经油烹后拣出,是一种香辣,辣而不烈。醋经油烹,酸味减弱,香味增加。花椒经油烹,麻味减少,椒香味增加,选用这些调料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辣、酸、麻,主要是取其香。
烹饪技法,则以烧、蒸、煨、炒、氽、炝为主,多采用古老的传统烹调方法,如石烹法,可谓古风犹存。烧、蒸菜,形状完整,汁浓味香,特点突出。清氽菜,汤清见底,主料脆嫩,鲜香光滑,清爽利口。温拌菜,不凉不热,蒜香扑鼻,乡土气息极浓。烧、蒸、清氽、温拌,是秦陇风味最具有代表性的菜式。
陕西西安,这10大经典老字号美食,全吃过你是地道的西安本地老人。
奶汤锅子鱼
奶汤锅子鱼是一道陕西长安历史悠久的汉族古菜,奶汤咸鲜、味道独特。此菜盛具为紫铜火锅,有余年历史。自唐中宗李显,大臣拜官,例要献食天子,名曰:“烧尾宴。取意鱼跃龙门,前程远大。韦巨源官拜尚书令左仆射时,进献的食单中有乳酿鱼。奶汤锅子鱼即由乳酿鱼发展演变而来。
腊汁肉夹馍
腊汁肉夹馍是陕西省西安市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传统的陕西腊汁肉夹馍的制作方法包括卤汁腊肉的制作(选料与刀工、腌渍风干、卤肉)和白吉馍的制作。主要选用五花猪肉、面粉、高汤等原料加入各种香料和调味料加工而成。腊汁肉夹馍在年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口感肉香、馍脆、瓤松软。
带把肘子
带把肘子是陕西大荔极具地方特色的一道传统名菜,属秦菜系。《中国菜谱》秦菜部分把其引为列为第一名菜。作酒菜、饭菜均可。以香味突出,色、香、味、形俱佳著称。色泽枣红,如把柄,故称“带把肘子”。它的用料别致,不同于其它肘菜。肘子带骨带蹄,成菜如丘,造形别致、丰满,堪称“盘中一王。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之陕西十大经典名菜。
油酥饼
古城西安的街头巷尾,常有卖油酥饼的摊头和店铺,这些摊头和店铺经常顾客盈门,排队争买香气扑鼻的油酥饼。品尝油酥饼的,不但有西安城里的常客和全国各地的旅游者,还有不少高鼻碧眼的外国旅游观光者。油酥饼是由唐代的千层烙饼,经历代厨师不断精心改进而成。油酥饼有种类较多,主要有葱油酥饼、千层油酥饼、抹茶油酥饼、鸭油酥饼、果味油酥饼、五香葱油酥饼等等。特点是层次分明,脆而不碎,油而不腻。
臊子面
臊子面是陕西西安的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以面:薄、筋、光,汤:煎、稀、汪,味道:酸、辣、香为特色,吃口柔韧滑爽,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味鲜香浑厚而不腻。而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以酸辣著称。岐山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所谓煎、汪即面条要热得烫嘴、油要多,才能体现此面的特色。岐山面是一种高碳水化合物、高饱和脂肪酸的地方特色面食。臊子面对关中地区的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大,无论喜事丧事、逢年过节、老人过寿、还是小孩满月或是家里来了亲朋都离不开臊子面。关中地区办红白事、老人过寿、孩子满月等都一般招待两顿,所谓早饭和午飨,而早饭臊子面即为主食。
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古称羊羹,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馍羊肉泡馍的吃法也很独特,有羊肉烩汤,即顾客自吃自泡:也有干泡的,即将汤汁完全渗入馍内。吃完馍、肉,碗里的汤也被喝完了。还有一种吃法叫水围城,即宽汤大煮,把煮熟的馍、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围以汤汁。这样清汤味鲜,肉烂且香,馍韧入味。如果再添以辣酱、糖蒜,别有一番风味。是一种难得的高级滋补佳品。西安的羊肉泡馍馆很多,其中老字号有老孙家、同盛祥等较有名气。
“羊肉泡馍”在西安满大街都是,真正地道的却不多。就算是你去了非常有名气的泡馍馆吃,也会因为去的时间不对而对“羊肉泡馍”产生歧义。西安地道的泡馍馆都有自己的特色风格,比如米家的比较肥美只适合冬天吃,很美味。黄家的比较清淡适合夏天吃,很清爽。白家的不肥不淡,适合春秋吃,很舒服。所以一定要在对的时间吃对的泡馍。
金线油塔
年12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西安饭庄的“金线油塔”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其风味特点是:外形似缕缕金丝盘绕,入口松润绵软,油而不腻,营养丰富。食时如佐以酸性泡菜、甜面酱、葱白节,配以杏仁甜浆,则更为清爽利口,别有风味。如今,“金线油塔”已作为高档宴席点心,享誉四海。
金线油塔历史悠久,早在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当时,称为“油塌”。相传,唐代段文昌丞相家里一老女仆擅长制作此品。据《清异录》记载,唐穆宗时,宰相段文昌家里有一号称“膳祖”的老女仆擅长制作这种油塔,且技艺精湛。在40多年的时间里,她曾将此技艺传授给多名女婢。据说,得其真传的只有9个女仆。西安民间传说,真正能够继承段丞相家老女仆制作“油塌”技艺的,只有一人,足见其此制作技艺不易掌握。
葫芦鸡
葫芦鸡是陕西西安市的传统名菜,始于唐代。葫芦鸡的制作分清煮、蒸笼、油炸三道工序。制作时先放在清水中漂洗,除净血污,煮时用麻丝将鸡捆好,以保持鸡的整形,待锅内凉水烧沸,投入鸡,煮半小时取出,盛—盆内,添肉汤、料酒、精盐、酱油、葱、姜、八角、桂皮,入笼蒸透。油炸时,将菜籽油烧八成热投入蒸好的整鸡,用手勺拨动,至鸡是金黄色时,用漏勺捞出,沥油,随即盛盘中,上桌时另带小蝶花椒盐佐食。色泽金红,皮酥肉嫩,香烂味醇,筷到骨脱。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之陕西十大经典名菜。
凉皮
陕西凉皮为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多使用小麦面粉制作,也有米粉或其他淀粉制作。一般凉拌食用(但在汉中地区,热食更为广泛),种类繁多,制作方法各异,调拌也各具特色,口味不同。凉皮历史久远,凉皮传说源于秦始皇时期,比较常见的种类有有麻酱凉皮、秦镇米皮、汉中面皮、岐山擀面皮、面筋凉皮等。
西安凉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全国,特别是在炎炎夏季,假如你到西安街头走走,就不难发现,不论男女老少,凉皮都以它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吸引着每一个人,无论大小凉皮摊上,时刻都是人潮拥挤。而西安凉皮因其投资小、利润大、回报快,也成为小吃经营的首选项目之一。
柳巷面
柳巷面是陕西西安著名的面类美食。柳巷面得名于它最早开在东大街边的一条窄窄的小巷子里,小巷子叫柳巷,面馆本身并没有什么名字招牌,但时间久了,人们相约“到柳巷吃面去”,柳巷面也就成了招牌,老板也就坦然接受了。后来柳巷拆迁改造,柳巷面先是搬到了柏树林街,其后柏树林改造,柳巷面才搬到了如今易俗大剧院对面的这条窄巷里,据说还开了分店。
这10大经典的老字号美食,去陕西西安旅游,一定要尝一尝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