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累计培养90人河北师大英才计划邀你
TUhjnbcbe - 2025/2/8 17:34:00
中科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

近日,中国科协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公布《年“英才计划”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年,“英才计划”实施范围进一步拓展,培养高校增至39所高校,覆盖20个城市,计划培养名左右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

河北师范大学作为河北省“英才计划”首批且唯一入选高校,即将迎来第六个培养周期。

“英才计划”是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深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探索和实践。我校把“英才计划”作为推进科教资源充分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积极推动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自年启动该项目以来,每年从石家庄一中、二中、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等优质高中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在我校导师指导下利用我校科研教育资源优势,参加科学研究、科技社团活动、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等,进行为期一年的培养,使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目前我校已圆满完成了前四批“英才计划”培养工作,累计培养学生90人,第五批(30人)培养工作正在稳步实施中。

根据省科协进行的“英才计划”学员追踪机制,我们培养的学生大多能够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如我校左会娟老师在年“英才计划”培养的学员王子畅直接通过首届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进入丘成桐数学英才班,高二便进入清华大学预科培养阶段。王厚栋、刘佳璇、郝思嘉、李宇菲等学员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高校,且多数进入重点班、实验班深造。

我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神圣使命,秉承师范类高校“面向基础教育、依靠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理念,通过“英才计划”平台项目,不断探索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和机制,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包括导师遴选、学生选拔、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项目验收、学生评价和反馈等较为完善的培养机制,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初步形成。

在“英才计划”学员培养过程中,注重发挥导师团队在精神熏陶、学术引领和人格养成中的重要作用,目前由我校相关学院推荐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五个基础学科领域、包括孙大业院士在内的优秀导师已达32人。对学员培养充分利用我校科研平台和学校特色优势资源,取得良好效果。如今年暑假期间我校生物学科导师于志军和蒲翠霞两位老师,克服疫情防控困难,依托分子细胞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河北省动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为年入选的生物学科学员开展了为期一周、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因严格要求、精心培养、学生收获大,受到河北青少年科技中心官微报道。

下面小狮带你一起看《年“英才计划”工作实施方案》!

01

目的

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使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并以此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02

实施范围

(一)城市

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太原市、辽宁省大连市、吉林省长春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上海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合肥市、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济南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广东省广州市、四川省成都市、云南省昆明市、甘肃省兰州市、陕西省西安市。

(二)高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三)学科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

(四)试点省份及高校

河北省(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辽宁省(东北大学)、河南省(郑州大学)、重庆市(重庆大学)。

03

导师推荐与学生遴选

(一)导师推荐

“英才计划”导师原则上应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导师中推荐,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为主。参与高校根据工作计划推荐导师人选,省级管理办公室根据导师条件进行审定后,正式成为“英才计划”导师。新增导师获得主办单位颁发的导师聘书,往届导师自动进入“英才计划”导师库。导师应组建由热心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专家组成的培养团队,团队成员原则上应具备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

(二)学生遴选

省级管理办公室根据《“英才计划”中学参与办法(试行)》有关要求确定参与中学,并联合相关高校及中学向中学生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中学负责推荐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参加报名。学生相应学科成绩排名应在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5%。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报导师,并提交相应材料。

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联合对报名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创新潜质进行笔试、面试。笔试可选用全国管理办公室提供的五学科潜质测评试题,也可自行命题。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根据学生报名材料和笔试情况确定进入面试人数,面试学生与入选学生比例原则上不少于3:1。学生通过面试后进入培养环节。

年计划培养中学生名左右。每位导师培养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

04

学生培养

(一)培养周期

“英才计划”学生培养周期为一年(年1-12月)。培养周期结束后,学生可报名参加下一年度的培养,导师将给予优先考虑。

(二)培养原则

1.兴趣导向。导师应从中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出发,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实质参与科学研究,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

2.名师引领。“英才计划”导师以著名科学家为主,注重发挥著名科学家在精神熏陶、学术引领和人格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导师及培养团队应着眼于为国家培养未来拔尖科技创新人才,严格要求,精心培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科学志向。

(三)培养方式

1.导师培养。导师应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平台和学术资源对学生进行培养。导师根据学生不同特点,采取指定阅读书目、参加学术讨论、听取学术报告、指导课题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使学生真正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切实体验科研过程。对于兴趣爱好或科研项目属于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学生可以推荐高校内部不同学科导师、不同实验室或校际间的合作共同培养。

导师应保证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保证学生见面次数,对学生进行当面指导。导师应要求学生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周期内到校参加培养不应少于10次,并督促学生在每次活动后登陆网络平台提交《成长日志》,记录培养过程。

2.中学培养。参与中学需选派科技教师或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科研技能培训和沟通方式指导,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培养任务,配合高校导师做好学生日常培养。

3.科学实践与交流活动。各学科工作委员会每年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班、大师报告、夏(冬)令营、论坛、交流会等多种学科交流活动。全国管理办公室将组织野外考察等综合性实践活动,选拔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国际竞赛或交流活动,与国外优秀青少年、科学家进行交流,提高对世界科学前沿的认识,开阔国际科学视野。

05

学生评价

为加强对学生培养工作的动态管理,明确阶段性培养目标,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全国管理办公室对学生进行中期评价和年度评价。

(一)中期评价

7月底前,省级管理办公室、高校以学科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中期汇报,解答学生问题,明确下半年培养目标,协调解决培养中的问题。同时由导师团队结合学生日常培养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合格者退出培养,由高校、省级管理办公室汇总后报全国管理办公室。

(二)年度评价

11月,学生提交课题报告、培养报告(包括读书报告、文献综述、实验记录、小论文等)、《成长日志》、导师评价等材料。全国管理办公室从科学兴趣、学科基础知识、创新及科研潜质、综合能力、英语交流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评选出年度优秀学生、合格学生和参加国际竞赛及交流活动候选学生。评价为合格和优秀的学生授予《培养证书》,评价为不合格的学生不授予《培养证书》。

06

进度安排

(一)推荐导师

年10月30日前,参与高校推荐符合条件的导师,经省级管理办公室审定后,导师在网络工作平台录入个人和培养团队信息,高校和省级管理办公室审核通过。

(二)学生网上报名,省级管理办公室审核

年11月8-19日,符合申报标准的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科特长在网络工作平台申报并选报导师。中学推荐至省级管理办公室审核通过。

(三)学生学科潜质测试

年11月20-29日,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组织学生进行学科潜质测试。

(四)确定面试名单

年11月30日-12月3日,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根据学生学科潜质测试结果划定各学科分数线,报送网络管理平台,确定进入面试学生名单。

(五)导师面试,报送学生名单

年12月4-19日,高校和省级管理办公室按学科组织面试,确定入选学生名单。省级管理办公室将入选学生名单报全国管理办公室备案。

(六)组织师生见面会

年12月20-31日,省级管理办公室组织高校导师、学生、中学指导老师和家长等共同参加师生见面会,进一步明确“英才计划”的目的意义、培养内容和参与要求;导师与学生以及中学指导老师建立联系对接机制。

(七)学生培养

年1-12月,导师根据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况提出培养计划,师生共同实施。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适时开展中期评价。全国管理办公室将组织冬令营、夏令营、野外科学考察等综合实践活动。

年11-12月,省级管理办公室、高校和中学撰写并提交年度工作总结和验收材料。全国管理办公室对全部学生进行年度评价,对年度工作进行总结验收。

来源/新华网教务处

排版/高雨璇

审核/王平秦文进

1
查看完整版本: 累计培养90人河北师大英才计划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