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珠三角探索积分入户中山市4年入户1万人xjbihszr
TUhjnbcbe - 2020/6/22 13:48:00

珠三角探索积分入户:中山市4年入户1万人


*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率实现翻番,人员流动频率加快。但是,附着在户口之上的差距,特别是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间的福利待遇的差距,并未根本改变。最近,有关部门透露,广东试点的积分入户*策有望在更大范围推行,引起广泛关注。


    ——编者


    对于珠三角3000万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市民化绝不是将外地户口转换成本地户口那样简单,还涉及城市容量、社会保障、城市公共设施及功能配套等方方面面。如何循序渐进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广东珠三角地区在全国率先探索“积分入户”制度,一度被誉为突破“外来工当地入户瓶颈”的重要举措。


    一个城市4年“积分入户”1万人


    国庆长假结束,中山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上上下下又忙开了,2014年度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积分制入学”、“积分制分配保障房”等诸多工作将立即启动,这对他们来说是项无比繁复与细致的工作。


    中山市是全国“积分制入户”措施的发源地,也是广东循序渐进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的一块试验地。2010年1月中山市《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办法》启动,接受全市165万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入学申请,最初计划每年拿出3000个入户指标和相当数量的入学指标推动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从2013年开始,入户指标增加到3600个,外来工保障房也纳入“积分制”范畴。


    中山市流管办主任陈惠超介绍说,“积分制”入户*策,起源之一是“百佳外来务工人员”评选,从2007年开始,中山市就开始了“外来工入户中山”的探索,当时是实验以评选“百佳外来务工人员”方式探讨外来工入户中山的可行性,被评为“百佳”的外来务工人员可选择自愿加入中山户籍。“积分制”实施以后,入户不再仅仅局限在对优秀外来工的奖励,而旨在建立一个公平的户口机制,以积分排名的方式为外来流动人员安排一定数量的入户指标。


    打开新修订的《中山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办法》,积分制管理制包括基础分、附加分和扣减分三部分。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得分,以往仅有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加分,现在由企业评定的相当岗位等级技术技能也可加分。起初高中学历加15分,大专学历加55分,本科加80分,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加100分,现在又增加了高级技工、事业单位工勤技术工岗位三级、专业技术资格初级加分70分;技师、事业单位工勤技术工岗位二级、专业技术资格中级为90分;高级技师、事业单位工勤技术工岗位一级、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为110分等。另外:附加分包括急需人才加50分,见义勇为加10—50分,个人信用加5分……整个指标体系向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倾斜;在扣减分方面,违反计划生育*策一次减200分……也就是说,外来务工人员在这些方面有了“记录”,入户基本没希望。


    中山四个年度共给予10765名流动人员积分入户中山资格。目前,珠三角9市均已出台积分制入户、入学管理办法,其中外来人口庞大的深圳、东莞每年积分入户无入户指标数量限制,其余各市每年解决1800名至3000名入户指标不等。


    对照积分表,想尽一切办法落户


    “得到通知时几乎不敢相信。”谢红芬2010年通过中山“积分制入户”*策取得了中山市户籍,更是全国“积分制入户”的第一人。现在想起那一刻,她都觉得格外幸福。


    来自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农村的谢红芬毕业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她来广东打工。一开始她只抱着一种“飘”的心态,不敢奢望在异乡取得户口。但当谢红芬在中山结婚生子后,烦恼就接踵而至,儿子没法在中山落户。2004年之前中山市曾有过“买房落户”的*策,但当时他们夫妇没有积蓄无力买房。等到2007年小夫妻凑足了首期买到一套二手房时,中山市“买房入户”*策已经取消多年;儿子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户口问题仍然无法解决,上学成了大难题。正在此时中山公布“积分制入户”*策,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结果以122的积分顺利入户。


    与谢红芬相比,来自湖南常德的揭红云就没那么幸运,同样是为了子女读书燃起的“入户”愿望,她三次申请才最终取得入户资格。


    只有普通中专学历的揭红云受积分规则的制约,学历的“短板”让她在“积分制入户”过程中处在不利的位置,在中山,中专学历一项职能加15分基本分,与本科毕业加80分相比,这个差距挺大。揭红云翻出她所有的能够加分的证件,细细抠所有加分的小项,但第一次申请积分制入户登记,最后确认她的积分只有97分,与那些190分高分的“优等生”相比,揭红云相差太远。当时她想到放弃,因为她认为这样的“积分”制度对普通的“低分”一族似乎没有意义,直到有人点拨她,“技校学习履历、参加义工、做志愿者、甚至义务献血同样获得加分”。她恍然大悟,由此对自己更“狠”。她对照积分表各项加分小项,只要有可能,她就一定努力争取。而这一切,关键是为了孩子,为了不让下一代再受户籍之累。目前她已经成为当地社会工作的积极分子,中山市成立消防志愿者队伍,她积极参加并成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这让揭红云的“积分”节节看涨。历经三次申请,2012年,揭红云终于取得足够积分,成功入户中山市。


    尽管过程艰辛,但揭红云庆幸,积分入户总算是在户籍方面“开了一扇门”,即使这扇门开得还不大。


    一线城市“积分入户”仍不易


    在广州市著名的“城中村”猎德,来自四川的汪玲在此租了一套房子办起了她的个人工作室,她依靠中医针灸技术在这个城市艰难的站稳了脚跟,但没有户口,她没有社保,连买房、买车的资格也没有。因为广州实施购房和汽车“限购”、“限牌”*策,作为“灵活就业人员”的她无法证明她与这个城市的关系,所以处处受到限制。她格外渴望获得广州市“积分制入户”的资格。


    然而广州的积分制入户让她失望了,广州外来人口规模达到700万,每年3000入户指标,要轮多少年才能轮到她这样的“灵活就业人员”?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东省流动人口目前已达3667万,是全国流动人口第一大省,以目前广东最大限度每年“积分制入户”20万计算,要完成外来人口城市化、本地化不知要多少年。且从总体来看,目前广东各地“积分制”入户的特点是指标体系充分指向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尽管各地细则为一些普通外来务工人员留有加分通道,但整体而言普通外来务工人员在加分体系中缺乏竞争力,其中尤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相对来说,珠三角二线城市为普通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留有的空间更大一些,珠三角之外的一些地市“积分制入户”更为宽松,但这并非外来人员主要聚集地。


    在珠三角,经济实力直接决定了“积分值”解决外来工入户的进度与成效。中山市测算,每增加一个外来工入户,财*将需每年多支出1万元,用于新入户人的社保保障、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相关开支,这还不包括城市容量增加后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投入。“积分制入户”的推行,以公开透明的方式解决了有限公共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并不是敞开来让大量的人拥有户籍。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梓桢认为,一个城市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总体上是有限的,在各地教育、社保、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依然存在行*区划分割的情况下,户籍改革只能慢慢来。广东省社科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则认为,下一步珠三角应该逐步改革公共服务与户口挂钩的模式,摆脱以户口为标准享受公共服务的束缚,让外来务工人员也能平等地享受城市各项公共服务及社会福利,届时入户的压力将会得到有效削减。(:SN086)

1
查看完整版本: 珠三角探索积分入户中山市4年入户1万人xjbihsz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