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牛荻涛
人物简介:
牛荻涛,年10月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领域学术带头人之一。年获第二届陕西青年科技奖,年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年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首批百千万工程领*人才,作为带头人的“现代混凝土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科研团队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兼任ACI中国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质量分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攀登计划(B)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20余项等。主持编制了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的国家标准《既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参加编制国家标准2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主要研究方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既有结构性能评估、工程结构抗震、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好雨春风辛勤耕耘
心无旁骛遂成大树
——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牛荻涛教授
王红霞
年,一个特殊的时代节点,一场有关国家,有关民族的大事业已悄然拉开帷幕。16岁的牛荻涛也处在人生的第一个关键点,怀揣大学录取通知书站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大门前,这个少年不一定清楚,自己所处时代的宏大意义,未来之路将会怎样,甚至也不知道“工民建”这个专业的含义,也不能预测到自己的大半辈子将会扎根于这个校园,在科研、育人的道路上挥洒汗水,奉献心血。当时的他,脑海中只有:上了大学,那就本本分分地好好读书。
出生于陕西华县的牛荻涛,在田野间成长,童年、少年时期,他和大多数的乡村孩子一样,下地摘过棉花、刨过红薯、在砖窑拉过车。但与其他家庭不一样的是,虽然地处乡野,牛荻涛家却算得上一个书香门第,他的外祖父、父亲都是那个年代少见的大学生,有勤奋求学的家教家风传统。他的母亲,为自己没有考上大学而深深遗憾,把对知识的渴望,对知识分子的敬慕之心全部寄托到他的身上,对他的学习、做人要求甚严。在那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年代里,年少的牛荻涛质朴纯良,心无旁骛,常常披星戴月走远路上学,一门心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少时的经历对牛荻涛性格的养成非常重要,他的谦逊、坚韧、踏实、忠诚、执着、勇于任事不退缩都由此而来。聪慧勤奋的他又赶在一个对知识、人才极度渴求的大时代,他顺利考上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成为“新三届”中的一名大学生。“新三届”是相对“老三届”而言,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前三届即77、78、79级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聚集了“文革”十年被耽误的人才,以平均不足5%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实证。如今,他们中的很多人成长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精英分子和中坚力量,这份机遇、幸运为后来的学子们难以企及。而牛荻涛,有幸成为这其中的一员。小学、中学基础教育没有中断,求学路上一路顺遂,在很小的年纪上了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
时代赠他以幸运的垂青,而他,从未辜负这份幸运,用心血和汗水回馈家国以玫瑰。
年,不到20岁的牛荻涛毕业了,面临着人生第一次选择。正值改革的浪潮从南方席卷而来,时代的弄潮儿要么北上,要么南下。年轻的牛荻涛一时之间有些迷茫,不知人生的枝丫将伸向哪里生长。此时,他性格当中的谨慎善听起了作用,既然年少不知前路,那就让知路人来引领。听国家的话,听学校的话,听师长的话,留在学校,做了结构力学教研室一名年轻的教师。
年牛荻涛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硕博连读,师从王光远、欧进萍院士,研究方向为随机振动与地震工程。这一阶段是牛荻涛科研方法、科研思维的形成阶段。从二位院士身上,他耳濡目染学到:做研究要聚焦,要开阔思维抓住学科发展前沿,借用其它学科先进的理论方法来研究本专业的问题,譬如把概率统计、模糊数学的方法用于地震工程研究。这一创新发散的科研思维,对他以后的科研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年博士毕业以后,牛荻涛重新回到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是当时学校少有的几个博士之一。年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年36岁的他已经是年轻的博导。在这个看似顺风顺水,按部就班的过程中,建科大的师长、领导、同事的爱护和扶持对他的成长有重要的助力作用:帮助择校、规划专业方向。这种对人才的爱护和培养成为一种传承,在他的精神中潜移默化留下印迹。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也是留给敢于抓住机会的人。年是牛荻涛科研事业的转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王庆霖与浦聿修两位老教授有心栽培他,让他参与了国家“八五”攻关子课题“服役结构抗力衰减模型与可靠性研究”。对年轻的牛荻涛而言,这个珍贵的机会十分具有挑战性,因为这与他的博士研究方向可以说完全不同,这意味着,他需要放弃以往的研究,在一个陌生的领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领域从头开始。“做还是不做?”对他而言,是个问题,又不是个问题,牛荻涛的选择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性格特征:迎难而上,不推诿,可谓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从此牛荻涛开始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这次选择对他影响深远,从对这一领域束手无策到得心应手,中间是坚持不懈的艰难探索和无声奋斗。随着科研工作的逐步开展,科研成果渐渐显现,他的事业由此真正开始,更为重要的是,他的科研自信心开始树立,从小被严格管教下略显恭顺的个性得到舒张,在自我扬弃,自我滋养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年,他担任了校建(构)筑物检测鉴定站站长,依托这个平台,他对大量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测评估时发现,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的性能随着时间增长而持续劣化,而使用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