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东记张雯茜马晓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撑、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并取得了实效。
年,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的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大幅提升,由第78名上升至第46名。世界银行的评价以北京和上海作为样本城市,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城市众多,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差异巨大;虽然京沪两市的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但是不同城市的改革受到各自资源禀赋限制,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适合于当前发展阶段和地方特点的改革措施。
在目前各地进行的营商环境改革工作中,西安市的做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西安市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其营商环境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和副省级城市,西安市的实践对于欠发达地区如何学习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打造出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营商环境具有借鉴意义。
近年来,西安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号工程”和“关键一招”,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从打通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入手,提出年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制定《西安市加强和改善营商环境1+21+5+1系列文件》进行工作部署,从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上下功夫,聚力打造以“三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五最(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诚信最优、服务最好)”为目标的营商环境,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西安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西安市以“三大革命”(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为引擎,聚焦商事制度改革、行政效能改革,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弘扬五星级“店小二”服务意识。率先启用“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推出“24小时不打烊、天不间断”新服务理念,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
(一)创新机制,先试先行,持续推动商事登记便利化、智能化
一是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对标西安“三化五最”营商环境目标,确定了“两最佳一增长”这一推进模式,即推行最佳工商登记服务,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建立了层层包抓的责任机制,实现了“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先后召开“两最佳一增长”推进会、“追赶超越”擂台赛,实行“日通报、周督查、月点评、双月打擂台”和“连续排名靠后约谈”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确保市场主体应办尽办、能办尽办。
二是完善“互联网+工商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工商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率先启用“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与阿里、腾讯等大型平台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开通“政银一网通·融资直通车”联动服务机制,建成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一网通办”平台、在西安市高新区和经开区引入智能办照机器人。建立涵盖全部线上线下登记渠道的个性化、多样化、全方位的“互联网+工商服务”体系。九成以上的工商登记实现了“政务上云端”“最多跑一次”。年开办运行“一网通办”系统,实现企业登记、印章刻制备案、申领发票、银行开户、用工和参保登记“一网通办”,全流程仅需3个工作日、“零见面”即可办结。
三是创新推动注册登记便利化。建立完善优化营商环境“1+N”制度体系,先后推出了“个体工商户登记制度改革8项举措”“推进注册登记工作便利化18条措施”和“周周局处长坐窗口、天天科所长做帮办”等工作制度,推行了个体工商户持证登记、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免费寄照、容缺受理、企业简易注销等一系列新举措,最大限度降低市场准入制度性成本。简化企业开办与注销程序,将企业开办环节由7个缩减到5个、申请材料由19件简化到10件、企业开办平均时间由过去的14.1天压缩到2.7天。年3月31日起,实施“24小时不打烊、天不间断”服务,全市个工商登记服务窗口节假日期间一律正常上班,极大提高了西安商事登记服务便利化水平。
(二)抓住主体,精准服务,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力、创造力
一是精准服务创业创新热点群体。将办照工作从“坐等上门”变为“主动出击”,进院校、进创业园区、进特色小镇、进市场、进社区、进田间地头,零距离引导创业创新,甘当企业和群众的“五星级”服务员和“金牌店小二”。年4月26日赴复旦大学,颁发了全国首张异地办理营业执照。年,西安市新增各类众创空间和创业园区86家,在园区登记市场主体户,吸纳创新创业人员人。
二是精准服务网络经济等新兴业态。从放宽电商登记条件、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搭建电商人才平台、助推农村电商发展等方面,出台支持网络市场快速发展十条举措,鼓励网络产业做大做强;借助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司平台,向经营者推送工商办照提示、登记注册链接和服务电话。年,新登记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类市场主体户,同比增长60.57%;新登记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科技类市场主体户,同比增长95.12%;新登记网络交易、电子商务类市场主体户,同比增长23.5倍。
三是精准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了《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从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市场发展环境、市场品牌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四个方面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推进“创新+品牌”工作。
(三)紧扣难题,密切协同,合力破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