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基本情况
本科:东北某排名:1/32获奖情况:校一等奖学金(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优秀团员标兵、优秀学生、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级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国家级三等奖、国际工程力学竞赛一等奖、“优秀少先队校外辅导员”称号英语:六级论文:一篇(未发表)入营情况: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参营情况:上海交通大学(优营)、复旦大学(优营)、国防科技大学(优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西安交通大学(优营)、北京理工大学最终去向: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保研心路历程
能够拿到现在这个成绩是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刚上大一时,我看到考研大军没日没夜的学习,看到那一摞摞的复习资料,震惊的是暖壶和洗脸盆也在桌子前放着,我真的害怕了,我不敢想象自己三年后是否还有高三时的那股冲劲。所以从大一开始就想着自己要认真学习,学到有用的知识。当时自己根本不知道保研政策,所以心里一直想着要踏踏实实地考研。现在看来,脚踏实地才是最重要的。
1大一:脚踏实地,稳扎稳打
刚上大一的我,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但对于像我这样具有拖延症的人来说,舍友对我的帮助还是蛮大的。为了在大一上半年期末分到自己理想的专业(当初高考报志愿我们填的是一个大类专业—理科试验班),大家早上七点起床,甚至更早,只为了能坐在教室前排听老师讲课。下课后,老师的身旁围满了同学。在这样的氛围下,不想学习也很难呢。最后按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优先选择专业,当时班级排名第十三名,我没能进入梦想专业,最后结合自己的了解,选择了力学专业。一切才刚刚开始,周围的一切又变成新的。之前的学习氛围真的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助。在此之后,我慢慢改掉拖延的毛病,凡事想着尽快地完成,不会的问题也会向老师提问,自己的排名也逐步由第十三名上升到了第五。
2大二:参加竞赛,丰富生活
想着自己在高中时也没参加竞赛,在大学一定要参加几个竞赛体验体验。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周培源力学竞赛,并且也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我认为还是要看自己平时的积累以及学习的深度,对于前期准备自己也没有花费太长时间。大二期间,我还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不得不说好奇心真的帮助了我很多,我属于那种喜欢给自己找事做的人。在大二下半学年,了解到自己可能会有保研的资格,既然有这个机会,就要紧紧抓住。我居然有些焦虑了,虽然当时自己的成绩已经是第二了,但是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最后有没有资格也不好说,我开始积极的参加校园的各种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关于入党考试,我也是认真准备,还好自己前期多做了一些事,现在也不是什么也没有。
3大三:准备资料,提升自己
大三是我们所学专业课最多的一年了。在保证自己专业成绩的同时,还要参加竞赛,提升英语成绩,还要完成自己的大创项目。在这一期间,我经常会晚上睡不着,每天过的挺紧张的,感觉自己缺少的东西太多了。可能自己还是有些佛系,对于12月的六级考试没有用心准备,考的成绩也是差强人意。感觉自己简历上能写的也只有成绩了,我会找学长学姐求助,他们告诉我还是要稳住自己的排名,排名第一有很大的优势,我真的太感谢陪伴我走来的学长学姐了。大三下半年,四六级考试由于疫情延迟了,准备雅思考试也有些来不及。当时我的状态就是手忙脚乱,还好在学姐帮助下,我知道自己要在4、5月份完成自己的资料汇总,并开始查看导师的研究方向,及时联系导师。
面试经验分享
我参加的都是线上面试。整个过程中,英语真的是我的硬伤,所以在面试前,我准备了一些英语问题,提前背诵好。
1复旦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开营时间比较早,6月底开营,一个人大概20分钟,包括中文面试和英文面试。面试流程:首先要进行英文自我介绍(不超过1分钟),接下来是中文的PPT自我介绍(不超过3分钟),之后是英文材料翻译(读题时间90秒,翻译时间不超过3分钟);最后是老师提问。主要是关于大创项目的问题,例如研究机理、运用什么软件、谈一下ABAQUS和COMSOL的区别等。但是,对我同学的提问大多是专业问题,例如伯努利方程等。面试老师们非常和善,气氛也比较轻松。7月中旬才知道自己拿到了优营。
2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听说往年的考核方式是笔试+面试,今年由于是线上,所以专业课考察也是面试,其中口试(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是分,面试(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是分,按照分数高低排名。面试之前,自己可以选择考查科目,《理论力学》是必考科目,之后还需要在《流体力学》、《材料力学》、《振动力学》三门课中选一门,我选择的是《材料力学》。交大的考核比较严格,一个人大概25分钟,首先是英语口语问答,接着是线上答题(自己选择题号,老师共享屏幕,当场作答),一个知识点可能要求你结合整本书来回答。我当时是挺紧张的,面试完之后,我觉得自己应该是没戏了。没想到还是拿到了优营,交大可能是压力面,当时还是非常紧张的。交大优营是自己的第一个offer,简直是梦中情校。
3西安交通大学航天学院
不知道往年是什么情况,今年是三个同学一起面试(可能是参加西交的同学太多了),总共20分钟。每个人轮流进行英文自我介绍(每个人不能超过三分钟,最好有PPT),一个人可能也就问一两个问题,比较简单,不需要太紧张。
4北京理工大学现代力学系
面试时间比较短,每人6~10分钟,英语自我介绍1分钟,PPT展示3分钟,接下来就是老师提问了包括中文和英文,主要还是专业课的考察,还有“你为什么选择北理”等类似问题,时间太紧,问了两三个问题。
5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
一个人20-30分钟,常规问答:英语能力+专业能力+思想道德,个人认为深圳这边对英语的要求挺高的,虽然提问的是常规问题,我还是让老师重复了一遍,我才听明白的。问了我三个英语问题(常规问题),一个专业问题(比较基础),两个大创问题,还有“如何平衡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类似问题。还有一个学校,提问关于大创项目的细节问题,“网格采用的什么单元、它的优势是什么......”
面试建议
1、专业课可以根据考研的专业内容进行复习,老师问的问题都比较基础,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联想一些与它相关的知识点,千万不能不懂装懂。
2、英语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宝子们提前一个月进行英语口语的练习,我结合自己的情况,将稿子流利地背下来。也可以找个保研的小伙伴,定期练习一下。
3、一定要熟悉自己的科研项目,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建模的具体步骤等问题一定要回答上来。
4、最后就是提早联系导师,放松心态面试,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就非常棒了!
最后希望大家成功上岸!